<rp id="ilzou"><meter id="ilzou"><p id="ilzou"></p></meter></rp>

      <u id="ilzou"><tbody id="ilzou"></tbody></u>
          <b id="ilzou"><form id="ilzou"><delect id="ilzou"></delect></form></b>

          <b id="ilzou"><form id="ilzou"><delect id="ilzou"></delect></form></b>

          <ruby id="ilzou"></ruby>

          中國傳統文化的八大精髓

          文章來源:中北國泰      責任編輯:中北國泰      編輯時間:2018-12-18

           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、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。中華文化蘊涵著優秀的傳統,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:

            第一,國家民族立場上的統一意識。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,國內諸民族經歷了戰和更替、聚散分合、遷徙融匯,卻始終不曾割斷共同的文化傳統,文明認同始終如一。而能夠達到這一境界,其根本因素就是國家統一的理念滲透于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,成為人們一致的價值取向與理想追求。

            第二,為政治國理念上的民本要求。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,當時的統治者在政治思想領域提出了“敬德保民”的命題。春秋時期,“重民輕神”、“恤民為德”成為較為普遍的思潮。儒家繼承這些寶貴的思想資源,形成了“以民為本”的政治主張。秦漢以降,“重民愛民”成為歷代王朝宣稱的基本政治原則之一。這對于緩和社會矛盾、維系社會相對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
            第三,社會秩序建設上的和諧意愿。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命題,儒、墨、道、法、兵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闡發。比如,儒家提倡“中和”,強調“禮之用,和為貴”,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;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,提倡遵道以行,率理而動,因勢利導,合乎自然,海涵寬容,從而建立起自然和諧的治國秩序;墨家倡導“兼相愛,交相利”,主張實現個體與社會的有序一體、道德與功利的和諧一致。

            第四,倫理關系處理上的仁義主張。仁義是中國古代處理人際關系、治理國家的基本理念,并以此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倫理價值觀念。這些觀念可以用“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”五個字來概括。以此為基礎,確立了一系列解決和處理各種復雜社會關系、滿足封建社會倫理基本需求、完成個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規范。

            第五,事業追求態度上的自強精神。早在《周易》中,就有了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”這種事業追求上的奮斗精神。孔子主張“三軍可奪帥也,匹夫不可奪志也”,孟子提倡舍生取義,推崇大丈夫精神,這些都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普遍心理認同。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,塑造了無數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,磨礪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強精神。

            第六,解決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選擇。“中庸”就是合宜的分寸、合宜的“度”,恰到好處,收放恰宜。孔子提出“中庸”的概念。在孔子看來,凡事都必須做到不偏不倚,無過無不及,不走極端。孔子把這種“中庸”之德定位為極高的道德境界與政治智慧,以之為人們處世接物的高明藝術。

            第七,個人理想追求上的“修齊治平”。《禮記·大學》:“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修身,修身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”儒家認為,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當以修身為本。正心誠意的修養,個人道德的完善,是治家、治國、穩固天下的根本。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,影響了中國一代代的志士仁人,它也是古代讀書人為之奮斗一生的理想追求。

            第八,社會理想上追求“小康大同”。小康,最早源出《詩經》:“民亦勞止,汔可小康。”而作為一種社會模式,小康最早在西漢《禮記·禮運》中得到系統闡述,成為僅次于“大同”的理想社會模式。它相對于“大道行也,天下為公”的大同社會,是“大道既隱,天下為家”的理想社會的初級階段。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是對理想社會的描述和追求。


          中北國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

          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2區10號樓10層

          電話:86-010-63727355

          COPYRIGHT ?2018-2025 中北國泰集團,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      中北國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電話:86-010-63727355
          激情欧美亚洲日本韩国